跳到主要內容區塊

浪漫千年 話中秋

         放大字型圖示 放小字型圖示 列印圖示
文/陳巍杉 圖/聯合知識庫

   中秋節為我國傳統節日,也是團圓的日子,尚有八月節、團圓節、月夕、端正月、月節、十五夜、八月半等別稱,與春節、清明、端午、中元等同屬重要民俗節慶。
  「中秋」一詞最早見於《周禮》,另外,漢朝大儒鄭玄註解:「天子常春分朝日,秋分夕月。」其中的夕月就是祭月,自魏晉南北朝至清朝,歷代天子多在秋季舉行夕月儀典,直至國民政府才不再舉行。
  秋天是農作物收穫的時節,有民俗學家認為中秋節的一個起源是慶祝秋季豐收,同時祭拜月神、土地神,感謝神明恩惠。日期或許一開始還會浮動,漸漸固定在農曆八月十五日。
 
嫦娥奔月 膾炙人口
  與中秋節有關的傳說眾多,如玉兔搗藥、吳剛伐桂、唐明皇遊月宮等,其中嫦娥奔月故事最淒美,為文學藝術提供豐富題材。嫦娥是著名神話人物后羿之妻,保管丈夫射下太陽後,西王母所賜的不老仙藥。后羿的徒弟蓬蒙逼迫她交出仙藥,嫦娥於情急之下吞下仙藥,不料竟向天飛去,當日正是八月十五。不捨后羿的她停駐月亮,從此長居廣寒宮。心痛的后羿僅能在每年此日設宴,對月與妻團聚。
  其後仙人指點后羿,用麵粉團製成圓月般的形狀,於八月十五夜晚放在屋子西北方向,再呼喚「嫦娥」,可讓夫妻重圓,據說這種供品即月餅的雛形。唐宋時期賞月之風盛行,例如李商隱寫下名詩〈嫦娥〉:「雲母屏風燭影深,長河漸落曉星沉。嫦娥應悔偷靈藥,碧海青天夜夜心。」為賞月更添色彩。
 
敬神祭祀 家庭團圓
  賞月、祭月讓各地發展出不同習俗,例如臺灣有農民於中秋節當天在農田一隅安設「土地公拐」,即在竹枝頂端剖開處,塞入土地公金(福金)等,夾著三柱香,備簡單果品祭拜,請土地公代為看顧農田,以期豐收。
  中秋節也是團圓的日子,旅居各地的遊子回到家中,祭祖感謝庇佑。亦有夜晚於門前或庭院設供桌拜月,不少應景食物即由供品演變而來,其中最典型的就是月餅。
 
月餅美食 風味進化
  月餅前身應為周朝的餅食。到了唐朝,皇室曾在中秋節當天令御膳房將餅賞賜新科進士。北宋時有一種「宮餅」,後流傳到民間,俗稱「小餅」和「月團」。當中的「小餅」可能是當時的月餅。到南宋時,人們不但習稱月餅,還有各式花樣名目。
  相傳元朝末年朱元璋欲聯合各路反抗力量,軍師劉伯溫想出把寫著「八月十五殺韃子」的紙條藏於餅中,分送各地起義軍傳訊響應。明朝取代元朝後,朱元璋於中秋節把此餅賞賜群臣。現今市面上常見臺式月餅,其餅皮近似蘇式月餅,但層次較少;內餡與廣式月餅相近,但濕潤度不及。餅皮主要有「糕皮」和「油酥皮」兩種,其中油酥皮也是製作綠豆椪、蛋黃酥的基本餅皮。臺式月餅特點為皮酥但不油膩,內餡較清淡爽口。
 
柚子文旦 中秋必備
  圓圓胖胖的柚子象徵「團圓」,是中秋節必備水果,它諧音「遊子」,希望飄泊在外的家人能夠返家;又與「佑」諧音,有保庇闔家平安之意;在某些方言裡,也與「有子」諧音,包含早生貴子的寓意。
  聞名全臺的文旦是柚子品種之一,史載清朝康熙年間由福建漳州引入臺灣,其後有人引進當時蔴豆堡(今臺南市麻豆區及官田區各一部分)自家庭院試種,後擴展成當地名產,經地方人士協議,命名為「麻豆文旦」,並沿用至今,中秋節為最佳品嘗時機。
 
金門博餅 特色民俗
  中秋節還有幾項特色民俗,而且出現於外島。其中之一為金門的「博狀元餅」,又稱博中秋、博餅,是以擲骰子進行的傳統遊戲,方法是投擲六粒骰子,以擲骰結果的組合來決定參與者的獎品,傳統的獎品為大小不同的月餅。相傳由出身金門、鄭成功手下將領洪旭所發明,他在國姓爺大舉進攻金陵時,為撫慰官兵在中秋節的思鄉情緒而發明。加上清朝文人在十年寒窗之後,皆想一舉奪下狀元,這種遊戲因此在金門、廈門、泉州等地盛行,之後隨著科舉廢除而日漸消失;加上金門於戰地政務時期嚴禁賭博,以致帶著博弈色彩的這項習俗絕跡。近年為推展觀光,地方政府讓它重出江湖,但今年因疫情停辦。
 
馬祖燒塔 捲土重來
  燒塔源於福州,目前僅存於馬祖。早期當地各村均有燒塔活動,先利用碎瓦片或磚塊搭建,頂端留一缺口,用來投放燃料,將棺材板、茅廁板等平時不能當柴火燒的廢棄物,於中秋節燒毀,表示除舊布新、送走厄運。比賽規則為把塔燒得全座紅透者勝,火不夠旺或塔在燃燒中倒塌者則為負。有時還潑灑松香粉助燃,或加上鹽巴做出煙火效果,場面壯觀。
  馬祖於戰地政務時期,夜間燈火管制,燒塔活動被禁止,直到東引鄉公所於民國八十七年中秋節舉辦文化民俗活動,由擇定的兩村進行燒塔比賽,這項習俗才在馬祖重新傳承。
 
(點閱次數:6588)